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闭幕了,但是在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建新看来,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则刚刚开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天津工业大学的膜科学与技术研究也不例外。1974年,天津工业大学膜分离技术研究所成立,我国第一支中空纤维膜组件就诞生在这里。如果说前三十年是一个“厚积”的过程,那么,2004年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来到天津工业大学的李建新,则用十几年的时间见证了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薄发”。
李建新(前数第二排左五)和他的团队成员。
自由组合的科研团队
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膜科学与技术研究的高校之一。四十多年来,学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膜分离技术在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饮用水安全、大气污染控制与个体防护、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围绕分离膜成形机理、膜材料与功能化设计、膜集成技术与膜标准化三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拥有完备的分析测试条件和高水平研究团队。
“我来之前,天津工业大学就已经在这方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有了很丰厚的积累。”李建新介绍说,之后,学校延续一贯以来的稳扎稳打,2012年孵化的津膜科技公司成功上市;2015年初获批成立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底获批成立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
“可以说,我们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世界上从事膜方面研究人数最多的实验室,有近百位老师和300多名研究生。”李建新自豪地说,根据几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老师和学生一共分为12个不同的研究团队。
李建新所带领的绿色催化与膜分离创新团队共有9名老师和55名研究生,以中空纤维膜制备及成形机理、新型膜材料及功能化设计和膜过程及集成技术为研究方向,覆盖了从膜材料成形加工到膜材料功能化再到膜装备及应用技术的整个过程。截止到2016年底,团队主持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科研项目55项,总经费达2500万元。
“我们的团队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追求学术为核心,大家都是志同道合,平等、自由地进行组合组建而成。”李建新说,整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12支团队都是根据这一原则进行组建的。
同时,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的李建新又将这12个团队进行整合,组成一支教育部创新团队,从2014年起,从事“新型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日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对该团队进行验收,认为他们在三年建设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目标,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各项评价都达到“优秀”,并建议教育部给予滚动支持。
广泛开展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应该说,“新型中空纤维膜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顺利通过验收,同时也为开展更加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但在李建新初到天津工业大学时,学校在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的对外学术交流却十分有限。
“我2004年来学校后,就到长春、北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或者邀请专家来学校作学术报告。”李建新说,到2016年底,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5次,遍及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10余个国家;邀请外国专家来校交流36次;举办国际论坛1次、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报告会11次。
通过这些数字,人们可以看到天津工业大学在膜科学与技术研究方面的“薄发”,却很难看到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早已印在了李建新的脑海里。
“当时条件很差,交通也不方便。”李建新想起那段岁月,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他去北京邀请一位法国专家来学校做讲座,打了一辆出租车,一路开到清华大学。讲座结束后,他又打车把专家送回去。“出租车很老、很破,现在想想,也觉得非常艰难”。
随着2016年底“分离膜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立,天津工业大学在分离膜研究领域的引领地位日益凸显,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交流也不断加强。目前,学校(分离膜国家重点实验室)已与伦敦帝国学院、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开展科研合作和人员交流,并取得系列成果;来自南非、印度、波兰、巴基斯坦等国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留学生)达20名。
“这些年,我们有很多高科技项目能拿下来,跟广泛的学术交流是脱不开关系的。”李建新说。
如今,在国家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天津工业大学的国际交流更加频繁,也更加广泛,比如前段时间与南非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在纳米材料与水处理技术领域开展合作与人才培养达成共识,并签署合作备忘录。
“利用这个机遇和国家这个大平台,不仅可以引进更多人才,也可以让更多学生走出去,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国际视野。”李建新说。
核心目标是人才培养
说到人才培养,李建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才培养就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他一直都有一个理念:“实验室是培养造就世界顶尖创新人才之地。”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他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人格的历练以及学术氛围的营造,并倡导为本科生开放实验室。
十几年来,李建新的坚持得到了回报,20多名本科生从团队走出来后,纷纷进入世界著名高校深造。如2007年,材料专业学生邓旭在韩国、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美国等留学多年;2009年,化工专业学生刘蒙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2013年,材料专业学生高傲然同学进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
对于团队的研究生教育,李建新坚信“学术是国家精神的寄托、社会进步的希望,是个人自立、国家富强的根本,追求学术是追求真理、辨别是非的必由之路”,所以,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对学术的兴趣、追求学术的理念。
在李建新的团队,固定的学术报告会是每位老师和研究生都非常熟悉的了。
“每学期有10~12次大的团队学术报告会,平时还有小的报告会。”李建新说,研究生要进行开题、答辩、预答辩等报告,“所有学生都要经过一次训练,每个人至少要讲一个小时,作一对一的汇报。到最后,即使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学生,也能讲得很好”。
当然,李建新对研究生的培养不仅表现在学术报告会这一方面,他还要求学生每天8点之前必须到实验室,而且要签到。“因为我们晚上要关门,不像国外可以24小时开着”。而他也基本上每天到得最早,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去。
此外,李建新还规定,研究生每学期第一周要交这一学期的研究计划,每周一要交这个星期的报告;外出参加报告会要写总结;学期末要写学期总结。“我要培养我的学生读写的能力,因为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截至目前,李建新的团队共培养出近百名研究生,其中70%同学目前成为高技术企业的中坚力量,30%继续读博、出国深造或在高等教育界任职。如杨阳和魏新获全额奖学金分赴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亚琛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许新成留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李贤辉博士、曹宇合博士分别工作于以色列理工学院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等。“这些年来,整体培养得非常不错,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说到这里,李建新发出爽朗的笑声。
来源:中国科学报